湖南空管分局召开跑道安全小组会议

又由于仁的境界的实现需要识仁、体仁等直觉认识活动以超越感性自我,所以它又是超越的。

他所说的性命,是指道德之性自然之命,二者都具有超越意义。按照这种学说,绝对、无限、永恒一类形上问题,不需要到人格化的天或上帝那里去寻求,而是存在于自己的心灵之中,心便具有绝对性、无限性。

湖南空管分局召开跑道安全小组会议

在天人关系问题上,荀悦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价值主体观,主张为天地立心。[19] 他所说的君子之理道,如同孟子所谓人心之理义,是普遍的道德理性而为心所具有,它就是一切事功之本。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[1] 余英时:《中国知识分子的创业纪》,见《余英时新儒家论著辑要》,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,第231页。批判思潮普遍提倡以心为本的主体哲学,主张在心灵自身中解决安身立命的终极性问题。[13] 我们不必讨论道如何生气的问题,我们只须指出,道是根本性存在,气是道之用、道之使,这就够了。

在他看来,礼乐教化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,而其根本则在人心。因为民本思想就其实际意义而言,并没有离开君主专制这一历史前提,更没有从理论上确立人民的主体意识(指政治主体),它只是在君主专制这一结构中调整君民关系,而不是改变或改造这一政治结构,当然更没有提出个人的权利问题。凡是被嗜欲心所蹈者,决不会有自由境界。

又由于它是自主的、自为的,而不是因果的或必然的,故称之为意志。庄子否定情感,往往是从正面提出,人们看得清楚,比如安时而处顺,哀乐不能入也[13],有人之形,无人之情[14],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[15],等等,至于鼓盆而歌的故事,更是众人皆知的。从事实的角度而言,它并不否定事物的差别,但从意义、价值的角度而言,它确实否定了是非、大小、贵贱等等差别,使其处于均齐的地位。自由的心灵是无执的,道也是无执的,如有所执,便是道之亏。

从某种意义上说,庄子提倡无情,是为了否定道德情感,而不是否定一切情感。但这并不完全是无差别境界。

湖南空管分局召开跑道安全小组会议

至于自由境界对于文学艺术和美学的创造性功能,就更加明显,它为中国的文学艺术创作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。凡有言之辩都是小辩而不是大辩,只有无言之辩才是大辩。进入 蒙培元 的专栏 进入专题: 自由 庄子 。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[1]《庄子·养生主》。

自由与自然的统一就是自在与自为的统一。这里并不是否定人的主体论,而是提倡人的主体性。他在讲到心斋时说:闻以有翼飞者矣,未闻以无翼飞者也。道是本源性存在,不是什么对象或实体,道不在心灵之外。

只有经过自觉,才能进入自发态,实现所谓本体体验。他关于成与毁[5]、有言与无言[6]、言与意[7]的辩论,都是阐发这一观点的。

湖南空管分局召开跑道安全小组会议

如果说庄子是一位很清高的思想家,那么他的清高同这种反传统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。但是,庄子知道,要实现自由境界,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,即使如列子能御风而行,也未免有待而不能进入无待的自由境地。

兀者虽受过刑,但其心灵境界未必不如执政者。但是,庄子又提出道和天的概念,使其自然概念具有超越意义。[25]是非陷入连环而不能解,只有超越是非,处于环中,才能解之,其解决的办法就是以明。彼是莫得其偶,谓之道枢。庄子用天籁、地籁形容自然界的变化,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,咸其自取,怒者其谁邪。形体保神,各有仪则,谓之性。

怎么办呢?最好的办法是破除对待而超越是非,以获得真知。虚和无就是道的根本特点,也是自由境界的根本特点。

庄子认为,人的意志是自由的,其所以不自由,是由于成心。《德充符》讲了一个故事:申徒嘉兀者也,而与郑子产同师于伯昏无人。

它不是机械论的物理世界,而是有机论的生命世界,它不受机械因果律的支配,而是具有潜在目的性。庄子所说的自然,也是这个意思。

这里不是情与智的问题,也不是情之有无的问题,而是情之超越与否的问题,正如知之超越与否一样。自然可说是自由的原因,自由可说是自然的实现,但这决不是机械因果论的关系,而是生命有机论的关系。离形去知,同于大通[34],即忘掉感性形体,去掉外在知识,以便与大道合一。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,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,不亦过乎。

庄子所说的逍遥即自由,显然是心灵的自由、意志的自由、精神的自由,不是对自然界必然性的认识所得到的自由。从生物学的层面说,人不能没有生存的欲望,对此,庄子未必反对。

为了实现心灵的超越,庄子对于认识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区分。天人合一就是自由与自然的统一。

所以,庄子的心灵哲学是一个价值意味很浓的境界形态的哲学,并不是什么自然哲学,也不是什么实体论哲学。世俗之情对自由境界而言成了束缚,以致有时不能不反其道而行之,才能摆脱这种束缚。

由此可以看出,庄子所说的自由,同存在主义所说的自由也是不同的。这里需要解释的是,心斋的要害在于一志与虚心。道是开放的无限的,也是无私的,但是人之得以生,则有所分,虽有所分,但又无间,有分而无间便是命的根本特征。庄子把大道称之为大通,这是很有意义的。

[43]道术就是境界,这所谓术是心术之术。注而不满,酌而不竭,虚而无穷,无限光明,这就是自由境界。

庄子每每否定喜怒哀乐之心,这一点最为费解,以致许多研究者认为,庄子是无情而主智或无情而主理论者。这正是对自由境界的最好的描述。

自由的心灵是虚的,不是实有一物,道也是虚无,不是实体,泰初有无,无有无名……德至同于初,同乃虚,虚乃大[31]。这样看来,自由与自然又有另一种关系。

零峰
上一篇:中石化将与俄石油联合开发俄两大油气田
下一篇:100吨超大推力电动振动试验系统研制成功